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賞心悅目的多倫多影展

波西小姐頭髮始終散亂的很有型

今年多倫多影展(TIFF)
多位本人的新歡與舊愛紛紛出席,
美國法國英國幫爭奇鬥豔,
看多久也不嫌累呀.

法國幫

的士女王Marion Cotillard
相信知道Marion會玩音樂的人應該不多,
至少知道影壇上玩音樂的妹妹不止香奈耳小姐一枚.

Cle'mence Poe'sy
波西小姐在機場的casual打扮無懈可擊!
新片127 Hours,可是與Danny Boyle合作咧.

北美幫

哈比人Ellen Page & 巨人Liv Tyler

Ellen Page鮮少能配出令人驚豔的red carpet look,
尤其近年成名後,
越來越不能在紅毯上展現自我風格.
刻意下又顯得man味太多,就像這次一樣.
結果在機場的一副老人金邊大框眼鏡,
就輕易打死紅地毯上的那雙醜陋黑鞋.


倒是Ellen和魔界精靈和作的Super頗具期待性.

這一小段狂飆髒話,
就已令腎上腺素極速沸騰.

英國幫

Carey Mulligan


壓軸當然放今年的新寵Carey,

小玫瑰的俏麗短髮在漸長後,

玩出更多新花樣,

出席新片Never Let Me Go在影展的記者會,

適時的結起一小撮頭髮 ,

史考特已經無法計算出可愛值是多少了.

附上小玫瑰在Max的訪問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Spanish Sahara-墜入一種孤寂意境


自從聽過Bon Iver後,
就不曾再聽過如此孤寂冷冽卻又令人滿腔感動的音樂了.
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完全不像第一張充滿電子舞曲勁道的Foals.

Spanish Sahara是該團第二張專輯Total Life Forever第一首釋出的歌曲,
Foals在瑞典完成了這張專輯的錄製,
或許多少感染了Spanish Sahara全曲的意境.

關於封面
湛藍透光的海水,與優游其中的人,
看到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想到Luc Besson的名作The Big Blue,
加上歌曲第二段開始效果器製造出仿佛海豚與海水波動的聲音.
可惜歌曲晚了12年才出生,
不然相信與電影結合即是再適合也不過的組合.

關於歌曲

從前半部的緩調堆積情緒,

到後來打至心坎上的鼓擊聲,

最後充滿post-rock的大爆發宣洩.

Foals奏出自個兒的孤寂樂章.

關於MV

基本上可以當作一部短片來欣賞,
主演的僅有樂團主腦Yannis Philippakis,
有如Into the Wild短片版,
Yannis就是獨自生活在Alaska與冰雪和野生動物打交道的Chris.


如果要入門Foals,
或許從第二張開始是個不錯的選擇.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Michael Cera愛的大冒險

小海瑟Portia Doubleday

Youth in Revolt在台惦惦上映,
充份反印出Michael Cera總是在片中演上手的nerdy個性.


每次看Cera的電影總是心有戚戚焉(可恨的是沒他那種異性緣).
本片一貫Cera-esque的調調,
音樂男孩、vintage suits、與美女邂遘,
但此片更是單純直接的點出:追女仔就是要在所不惜!
Cera難得使壞,
為達到Sheeni理想中的Mr.France(片中翻成發哥真是一絕),
跑出個法式雅痞分裂人格來助拳(這梗似乎Jim Carrey用過了).

不過全片最賞心悅目的當屬小海瑟,

猶記自己獨自在戲院中癡笑許久.

看慣最近曝光過度的Amanda Seyfried(氣質略遜一籌),

現在多了個新選擇.

另外次片配角陣容竟異常堅強,
最近總愛演怪咖配角的Justin Long,
The Hangover超搶戲的毛怪Zach Galifianakis,
常演機關槍嘴psycho的Steve Buscemi,
以及近年回春,演配角更出色的Ray Liotta.


片中幾段用動畫呈現的過程可愛又有喜感,

更細心一點會聽到一段開腔調的玩笑,

Cera和他那本有漂亮英國腔的印度朋友,

在一次亂胡謅下,印度朋友為掩飾謊言,刻意裝成印式美國腔,

幽默的不得了!

總之Cera在此片發揮並無太大考驗,
但為免觀眾同一種糖最終還是會吃膩的情況,
下次在選片應可做些突破,
也不致辜負影迷期待呀.

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Away to go?


我們需要有出走的勇氣
我們需要John Krasinski那份看似長不大的童心,
ps:Away We Go再次證明電影與配樂相輔相成的加分作用,好樣的Alexi Murdoch!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為什麼要期待Scott Pilgrim vs. the World

看完了Shaun of the Dead!
更加確定今年一定不能錯過漫畫改編的Scott Pilgrim vs. the World!

reason 1:
看過Shaun of the DeadHot Fuzz的人,必定對片中用快速剪接方式呈現演員連續動作的表現手法印象深刻.導演Edgar Wright是否複製此道於本片值得期待.

reason 2:

草食宅男Michael Cera再次拿出搖滾本色,此前曾先後贏得Ellen PageKat Dennings芳心,且看此回女主角Mary Elizabeth Winstead是否又將中招?
reason 3:

Die Hard 4中,飾演老布女兒的Mary Elizabeth Winstead倩影念念不忘的影迷,渴望藉此片來止渴.

reason 4:

滾邊tee滅絕了?
HELL NO!


很像在打電玩的trailer:

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Carey Mulligan病毒好強


最近勤租dvd的電影geek,或許知道有部新片叫An Education,
看過今年奧斯卡頒獎的,或許知道和珊卓大嬸競爭最佳女主角獎的勁敵是位不知名的可口女星,
喜愛好萊塢花邊gossip的,或許知道西亞裡的壁虎女朋友好像也是演電影的,

Carey Mulligan啦!

幾個月前的An Education旋風讓Carey迅速走紅於好萊塢,
去年接下了老麥克成名作Wall Street續集裡女配角一職,
在該片導演Oliver Stone牽線下,進而和西亞裡的壁虎成為男女朋友.
接下來還有和"前輩"Keira Knightley合演的Never Let Me Go,
發行商更是近年獨立片版圖巨砲Fox Searchlight Pictures.

論外型,
Carey有著時尚icon Audrey Hepburn的氣質,
論相似度上與Twiggy更為接近.
但顯然她並不想染上太多"時尚般的色彩".
近期的短髮tomboy造型配上精緻的五官,
加上本身平板的身形可謂在好萊塢獨樹一幟.
笑起來如小孩般的自然笑容,配上左臉頰上的酒窩,
更顯她自然脫俗的一面.

老實說,她和西亞裡的壁虎這對情侶檔讓人看來實在非常舒服,
就如素人明星般,
在眾多狗仔candid中,
兩人看來就如小情侶般,且一點也不需另加遮掩.
讓原本對這隻壁虎不太好的印象頓時加分不少.
四月初一張Carey身著壁虎一件破了三個洞的衣服上健身房的照片,
在名牌當道的好萊塢,
十足"做自己"的個性!

兩人目前定居洛杉磯,

Carey最近也才剛拿到汽車駕照.

愛戲成痴的她還為此放棄自己最愛的划雪運動,

以防受傷帶來工作上的困擾.

Carey Mulligan絕對是接下來幾年內影壇不可忽視的英倫玫瑰.

讓照片說話:

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遲到已久的四強

飛行荷蘭人(怎麼變成Sponge Bob了!?)

一切真是天時地利又人和?
早在前幾年就引頸期盼的Bayern v Man U的大戰,
偏挑在當兵無暇顧及球賽的這賽季上演.
背後的歷史糾葛就是99年那為人所知的"補時大絕殺",
擴展到國家層面來說,
就成了正港德國人 v 英國佬的大對決.
回到熟悉的酒吧看球,
還有去看比賽前肚子都會隱隱作痛的緊張感,
過往熟悉的感覺又都回來了.
幾年前還會為了Salihamidzic, Lizarazu, Kahn等個人上的支持,
到現在反而因沒有特定喜歡那位球員,
單純的就只是對這隻德國俱樂部的支持.
今天的比賽雖有著失魂的前半場,
到下半場Gomez上場引發的牽制
和Man U小將Rafael的關鍵紅牌改變了戰局.
飛翔荷蘭人Robben的volley ball搖滾了Old Trafford!
不敢說Bayern目前擁有奪冠的實力,
畢竟連兩輪靠客場進球晉級(但相反來說心理素質道也很強啊)
今天的暴力尼還帶傷上陣.
但至少這筆10年的仇是報了,
闊別9年再度踏進4強,
我們要邁向決賽場地Madrid!
感謝芒果來載我時的摔車贊助...老天保佑!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讓商標動起來的LOGORAMA


要不是看了今年的奧斯卡轉播,
就可能錯過這部非常可愛的動畫短片.

短片一向非自己所愛觀片之類型,
但透過僅僅幾秒掃到的畫面,
看到這是一部由無數(據悉出現在片中的約有2500種)為世人所熟知商標所構成的電影,
就已令我好奇不已.
況且,
這還是部包含如The Dark Knight般的火爆場面
The Day After Tomorrow2012的大災難型電影.

短片中,
麥當勞再次成為了邪惡象徵(歹徒),
對抗的是由米其林(Michelin)所飾演的警察.
片中的麥當勞叔根本就是Heath Ledger 在The Dark Knight所演的小丑翻版.
故事由三線出發,最後再交織在一起,
開片和片尾用老歌襯底也頗具特色.

看這部片真的是趣味十足,
因為它根本是眼力(許多商標的出現僅數秒)與品牌忠臣度的大考驗!
平時死板無生命的商標在動畫加持下,也能變得如此lovely.
其他幾位配角包括綠巨人(Green Giant,片中為遮蓋其第三點用Parental Advisory logo實在超逗),M&M's,米高梅的MGM Lion 到我們較不熟悉的Esso, Haribo, Big Boy 等都十分搶戲.
另外幾幕頗玩味的鏡頭,
像AIG招牌從天而降砸中汽車(暗指倒閉?)或向007系列致敬的開槍畫面.

當時獲搬最佳動畫短片時,
上台受獎的製片Nicolas Schmerkin表示,
這部16分鐘短片花了劇組6年完成,
因此下次回奧斯卡拿最佳影片可能將是36年後的事了.
雖論這部短片動畫部分顯然無法與Pixar相提並論,
但就creativity,就足以令我們有等待下去的理由了.
觀看影片

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握手泯恩仇?


上周末英超最火的話題不出就是新貴Man CityChelsea的對抗,
喔說更準確些,
其實更重要的是瀰漫在開賽初段,
球員相互握手的那段火藥味,
Terry v Bridge

TerryBridge前女友的新聞一直處在熱點上,
直到上周賽場場,
兩人才有第一次的"對戰"機會.

球員們在賽前的握手行禮是每場球賽必有的儀式,
有些同國籍或好友們甚至還會摸頭或拍拍背以示相互鼓勵或打氣,
相形之下,
這對"前好友"與前隊友在醜聞後的首次"接觸"會是怎樣的光景?

或許為去去霉氣亦或對Bridge下戰帖,
Terry可是剪了個Mohawk頭面對這個"衝擊",
Sky Sports專欄似有若無的點出這頭與當年Robert De Niro在Taxi Driver裡的造型,
Bridge更高招,
當下手直接掠過Terry,
但慢動作看來兩人應該是有eye contact到.
總之這段賽前的花邊可說是近年英超賽場上最精采的畫面之一!

2010年2月3日 星期三

一些電影事 (Whip It, Home, Somers Town...)

終於看了Whip It,
片頭強烈的黑底紅字影片title,
證明片中女人們玩的女子滑輪夠tough,
傳統男性主宰的"衝撞式"體運活動,
沒想到在女性詮釋下也是能令男人瘋狂的(而且還不是賣弄性感),
重點是他們從中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而非女主角Bliss母親"領導式"的人生.

Ellen Page果然還是適合這種另類少女角色,
而且不用裝美卻反而更吸引人的特質.
片中游泳池那段堪稱最近看過最唯美的電影橋段,
身兼導演自己又演出的Drew Barrymore腳色也非常討喜,
呆呆的傻大姐在場上還是一樣生猛有力.
片中飾演教練的Andrew Wilson頹廢超有型,那件藍滾邊tee超讚.

另外不能不提的還有片中的音樂(其實早在看過影片前就先預習過原聲帶了),

原本期待最高的Dead Sound (The Raveonettes),只在一段荒草中談情說愛出現幾秒罷,

Clap Your Hands Say Yeah的Blue Turning Gray則出現了兩次,

片尾Bliss老爸帶他離開去比賽時很dancing的音樂即MGMT的Kids(但沒收錄在OST中).

不過最令我噴飯的是Ellen Page在他人家中看黑膠唱片那段,
Drew Barrymore不知是故意還有意,竟讓Ellen拿起Little Joy的黑膠!!?
(Little Joy乃由Drew前男友Fabrizio Moretti, The Strokes鼓手, side project團)
雖說看完全片還是不懂女子滑輪的規則,

心情是很舒暢的,
----- Somers Town是前一周看的dvd,
雖然買下他之前朋友警告英國片有些很難消化,
但衝著Thomas Turgoose(This Is England裡的小鬼頭)和封面那件Arsenal球衣,
反正才99元.

或許在預期心理下,
看完正片完全出乎意料.
這真的是導This Is England導演Shane Meadows的作品嗎?
因為這部完全走小品,抒情緩調路線.
故意以黑白片模式處理畫面,
卻不減可看性.
片尾由黑白化為彩色記錄片式的影像很touching,
因為感覺那就像是片組拉去法國拍片過程中的影片外花絮,
而非真正上工時拍的正式影片.

另外英國片擅長探討的家庭問題,移民種族議題一樣不少,
當然,
還有足球...
雜貨店老闆葛拉罕大叔看波蘭移民Marek正穿著Man U球衣趴趴走,
趕緊勸他換下並遞上一件Arsenal (Henry)的戰袍.
"Ya Arsenal! Champion!!"
看到這段真的逗趣.

這是一部好消化又充滿童趣的英國電影,
另外強烈懷疑Thomas Turgoose以後有成為足球流氓的本錢.
-----
終於要說到Home了,
這部去年不經意在電影雜誌看到的影片上映了.

這是部非典型的另類"公路電影",
一家人把未開通的高速公路當成自家前院的遊樂園來使用,
這簡直是光想像就能令人飄飄然的事.

法國電影,
同樣的,
令人賞心悅目的演員,
不經意的裸露畫面,
和似乎可透過畫面聞到的異國風情味.

個人感覺片中飾演Julien的小演員,
演技爆發力與演媽媽的法國戲精Isabelle Huppert實在不相上下.
最厲害的是高速公路開通後,
真能體會到鎮日生活在噪音環境下的處境,
產生焦躁感(那段其實看得有些不太舒服,證明導演成功了).

一個原本歡樂,自由自在的家庭,
因為一條高速公路,走向穴居人的生活,
最後當Isabelle Huppert打破水泥牆而出的過程,
就如同再度踏入桃花村的感覺.

看畢同樣對影片中一些小細節感到興趣,
就如對裸體的觀感(大女兒毫不避諱在包括老爸等家人面前泡澡;老爸露鳥與二女兒和兒子的水仗)
另外就是時尚品味,
因為Isabelle Huppert居家服竟然可以是皮衣配洋裝和一雙看來頗高檔的高跟鞋(還用它來穿越高速公路)
還有比基尼與龐克靴的混搭. 法國人真有你的!
-----
日舞影展剛落幕,
幾部片子頗感興趣,
Blue Valentine
由充氣娃娃宅男Ryan Gosling和最近看來有發福跡象的Michelle Williams主演,
不過話說兩人在影展抱著Michelle女兒的畫面還真像一家人(Ryan你覺得呢?)

The Runaways
以70年代同名女搖滾團改編的映片
由越長越美的Dakota Fanning和被炒過頭的Kristen Stewart主演,

同場加映Ellen Page新作Inception 參與演出有Leonardo DiCaprio, 喜歡The Smith和Summer的Joseph Gordon-Levitt, 法國甜心Marion Cotillard, 我是老派硬底子Michael Caine和武士魂渡邊謙
陣容實在嚇死人!

廣播完畢,






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來個看圖說故事

Come on Newasshole!

幾週前,
英國降下數年來最大的雪量.
然看看這老兄除了身上就這件芭樂特式的"泳裝"來"禦寒",
有這樣熱血的球迷,
Newcastle下季不重返英超都難咧.

Gerrard:讓我來看看貝佬的命運如何?

相較於Newcastle的勢頭,
Liverpool相對愁雲慘霧許多.
好在昨天在"TG連線"受損下以2-0擊敗Tottenham,
稍稍只了點血.
然花大錢買來的Aquilani仍是筆"充滿懸念的購買",
為避免步上同胞Dossena後塵,
趁最近缺血情況下好好來點作為還比較實際些.

最近英國樂壇最熱血的消息必定少不了Blur的這部紀錄影片(1:13,葛拉罕大叔迷死人笑容太恐怖了!)

瞧首映會上戴蒙大叔頭戴棒球帽,笑起來活像剛出道的新人一樣,

證明Blur這老團活力依舊呀!

目前預期二月多就將會有此片的DVD,

希望到時能在唱片行挖到這部電影了.


最近雖然冷到爆,

不過新團The Drums的音樂或許能將夏天的氣息提早帶來些.

俏皮的旋律,參雜了post punk外加New Wave,

被BBC選為Sound of 2010十傑之一,

更登上了幾期前的NME封面.

主打之ㄧLet's Go Surfing MV根本是Yellow的陽春版,

如果真有要向Coldplay致敬之意,

不知另一首名為"Don't Be A Jerk, Johnny"是有啥意涵咧!?

i am not a jerk, i am Johnny Buckland!

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向Bob Dylan致敬:アヒルと鴨のコインロッカー(家鴨與野鴨的置物櫃)

我的來電答鈴有繼續使用下去的理由了

如果嫌I Am Not There<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難以下嚥,

或許這部片是認識Bob Dylan的起點.

近年日本片總是有些很牛的片名,

逼的你一定要看劇情簡介才能洞悉一二,

就像前陣子的<烏龜游泳意外迅速>,

不過這部<家鴨與野鴨的置物櫃>則是更高一個檔次.

自己向來不是日片的忠實觀眾.
昨天在無任何預期影片下去白鹿洞翻了翻電影出租牆,
除了很驚訝竟然有外,
無意間拿上手的<家鴨與野鴨的置物櫃>正要放回架上之際,
Bob Dylan與Blowin' in the Wind就這樣閃進了眼光中.
二話不說,
馬上將影片帶回家...

影片開場營造出非常公路電影的幾幕,
聽過幾句演員們的對話,
配上當下的畫面,
那種緊張感瞬間湧起,
並可立即感受到主角們即將踏上不歸路的下一刻.

然而接下來影片迅速拉至毫不相干的另一個時空,
一個外表頗宅的男孩...但他卻哼著Bob Dylan的Blowin' in the Wind.

接下來影片一如預期的進入日片慣有的節奏,
但不時出現的Blowin' in the Wind確實頗turn me on.
不過影片在後半出現了大逆轉...

待影片看完,
再仔細咀嚼先前的片段,
不由的為導演不時在片子進行中留下的伏筆頗感驚喜.

觀眾向來透過劇中人物的話語,
拼湊出電影中的故事線與人物關係.
但當説話者講的是"謊言"時,
那一切就另當別論了.

此片看似一般且樸實的調性,
因此更容易令觀眾全盤收下瑛太所飾這名看似玩世不恭的角色所說的話.
電影因此成功建立起後段的大懸疑,
之前的搶書店,Bob Dylan的歌等小元素,
顯得更不可或缺.

最後再想想...
家鴨?野鴨?置物櫃!?
這種隱喻式的片名,
比台灣片商常用的一些形容詞式的片名(經典的如致命blah blah,神鬼blah blah),
還要的有趣又高竿多了.

如看到後半才恍然大悟,且想留意導演一些看似"不經意"的鏡頭的話,
<家鴨與野鴨的置物櫃>絕對有再看一次的理由.

片中幾幕可以感受到日本對於外國人甚至英語的厭惡(又有一說是懼怕),
但從支撐起本片的Bob Dylan到日本知名的Summer Sonic和Fuji Rock音樂祭,
甚至許多樂團對於日本的愛戴,
只能說日本真是個可愛又矛盾的國家咧.

ps:看完本片,加上林貓王沒有估計錯誤的話,
今年日本和台灣都將能欣賞到Bob伯伯的丰采.
雖說Bob Dylan在國外可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但在台灣似乎有那麼些非主流音樂的感覺...